beat·365在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采煤二区,有这样一位员工,他积极投身于创新创效活动,如同一头勤勉的“老黄牛”,他便是该公司采煤二区支架工张丰收。
他多次荣获创新创效技术能手、金牌员工等荣誉称号。2024年,他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张丰收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辛勤耕耘终将收获丰硕成果。
2012年,张丰收初涉煤矿行业,开始了自我学习的征程。他不仅需要熟悉各类液压支架的结构,还要精确掌握其操作流程与维护要点。
为了掌握这些关键技术,张丰收白天跟随师傅在工作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夜晚则埋头于专业书籍,深入研究支架的工作原理。他逐渐掌握了支架工的各项技能,从新手成长为班组的技术骨干。
张丰收深知技术创新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他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总是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他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作为创新课题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 最新版,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探索新的支架操作方法和工艺改进方案。
在采煤作业中,张丰收凭借丰富的经验,提出了“支架错步移架技术改进”。这一改进措施使采煤工作面的移架效率提高了5%,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10%。
此外,他还参与了多项技术革新项目,如“液压支架防倒装置的改进”“工作面掩护架伸缩护栏的应用”“切顶线单元支架远程遥控操作”等。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提升了工作面的安全系数。
张丰收深知传授技艺的重要性,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员工。
他利用业余时间,采取“一对一”精准授课方式,手把手指导新员工操作支架,耐心解答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徒弟们遇到问题时多思考、多提问,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和“怎么办”,还要思考“为什么”。
2月下旬,大庆油田中油电能热电一公司运行部网控班主值班员李慧鑫裹紧棉工服,出现在三台发电机组的变压器场地,她的目光在地面上搜寻,如果有滴漏的油迹,绝逃不过她的眼睛。参加工作29年,她发现隐患接近300个。同事们称她有一双“鹰眼”。(李永峰)
2月24日,中能建建筑集团新疆喀什项目施工现场寒风凛冽,而钳工罗勇穿秋季工作服还不时擦拭额头的汗水。
罗勇是首批进点职工里年龄最大、工龄最长、作业经验最丰富的。各工种作业前都要找他给“把把关”。就这样,他成了施工现场的“香饽饽”,当然也是最忙、最累的。
一天下来,他声音嘶哑,腰酸背痛,却从没喊过苦、叫过累。在他的影响下,大家攻坚克难,安全高效地完成多项施工任务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 最新版,为工程后期推进奠定基础。(刘宜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女子在大集上看到的一幕,大姨给大爷擦后背的汗水,网友:这一对夫妻真有夫妻相
高二学生手机遗落网约车遭司机拒还:打非大队介入追回,经调查该车无营运资质
日本首次和美国唱反调?日首相G7表态:继续支持乌,制裁俄!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vivo X200 Ultra再次被确认:视频拍摄大提升,堪称能通线 Ultra获推澎湃OS2.0.103版本:体验后,不吐不快!
荣耀MagicOS 9.0第三波体验优化预告:“无感”体验,即将来袭!
OPPO Find X8 Ultra、X8S、Next:四月发布,或对友商造成冲击!